bug来源与如何避免

前提更要:从初来乍到,到熟悉业务核心代码。总有一天我们要去更改或者升级核心内容,对于逻辑复杂业务繁多的功能模块或者是流程,如何能够完成更改或者升级,且避免bug的出现,保正新旧业务流程能够正常使用。
目录

bug来源与如何避免
目录
一、修复现有的bug
二、首次开发新项目
三、二次开发
栗子:

优惠券使用经历4次bug修改
满减赠的二次开发:增加N元任,选前台购买涉及到分摊优惠,对分摊优惠进行重新整理(在尽量不改的原有的其他功能的逻辑的基础上,对代码整合个更改,便于可读和后期的再次开发)
抢购超卖的问bug,库存不足,则返回生成订单失败
一、修复现有的bug

步骤:bug怎么产生的 -> 快速定位 -> 熟悉代码 -> 改bug ->测试bug

开发前须知:
1.1 bug是如何提出来源:用户、不正常的数据、运营、开发人员操作
1.2 快速定位:(apache的错误日志、重现操作、数据库错误数据)
1.3 熟悉原有的代码逻辑,清楚了解如何更改现有的代码
开发后测试
2.1 该bug是否对原有的逻辑流程或者数据造成影响(较难,主要是细心)
2.2 除了此bug外,造成bug的因素是否还存在一定的潜在影响
2.2 改完后,会不会导致其他的功能不能正常使用,(必须测试)
例子一:优惠券分摊不均衡,10元优惠券分摊到两个价格相同的商品上,分摊金额是2.5 :7.5 应该是 5:5
例子二:检查订单是否能使用某张优惠券,以用户已经领取到的优惠券为判断依据
coupon,user_coupon
ps:优惠券使用经历4次bug修改

二、首次开发新项目

开发前须知
1.1 熟悉需要开发的内容
1.2 列需求文档、api接口
开发后测试
2.1 测试各个接口
2.2 所有需要走的逻辑流程是否正确
优点:对开发内容和功能了如指掌,确保接口程序无误即可
缺陷:初次开发,考虑简单需求,虽尽可能完善,但仍会有某些功能忽略掉,后期会进行二次开发
三、二次开发

难点:必须熟悉项目整理流程

开发前须知:
1.1 熟练掌握现有的功能和代码逻辑
1.2 了解二次开发目的和内容
1.3 清楚二次开发的程序如何写,且尽可能不影响原有的功能(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充还是另写,或者合并)
开发后测试
2.1 局部测试:新增的功能是否能正常使用,所更改的代码是否对原有的逻辑造成影响
2.2 全局测试:对原有的功能进行测试,
缺点:对原有的功能块和程序逻辑不熟悉;若代码逻辑负责,业务繁琐,修改很容易出错;因新增加功能,对代码进行整合,也很容易出问题
注意:逻辑过于复杂的话,测试时不可能每种情况都测试到,所以需要自己审核代码

grep和find命令的基本用法:

grep命令:文本搜索

命令格式 : grep [options] pattern files
pattern 即 匹配的条件

[options]主要参数:
-c:只输出匹配行的计数。
-i:不区分字符大小写。默认区分大小写
-h:查询多文件时不显示文件名,显示文件的内容。
-l:查询多文件时只输出包含匹配字符的文件名。
-L:列出不匹配的文件名,
-n:显示匹配行及行号。
-s:不显示不存在或无匹配文本的错误信息。
-v: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。

pattern正则表达式主要参数:
\: 忽略正则表达式中特殊字符的原有含义。
^:匹配正则表达式的开始行。
$: 匹配正则表达式的结束行。
\<:从匹配正则表达 式的行开始。
>:到匹配正则表达式的行结束。
[ ]:单个字符,如[A]即A符合要求 。
[ - ]:范围,如[A-Z],即A、B、C一直到Z都符合要求 。
。:所有的单个字符。
* :有字符,长度可以为0。

files 即 匹配的文件地址 获取当前目录的地址可以使用 ./,也可以使用绝对地址/opt/.....

一些有意思的匹配:
grep -w pattern files :只匹配整个单词,而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(如匹配’magic’,而不是’magical’),
grep -C number pattern files :匹配的上下文分别显示[number]行,
grep pattern1 | pattern2 files :显示匹配 pattern1 或 pattern2 的行,
grep pattern1 files | grep pattern2 :显示既匹配 pattern1 又匹配 pattern2 的行。

find命令:文件搜索

命令格式:find pathname -options [-print -exec -ok ...]
参数:
pathname: find命令所查找的目录路径。例如用.来表示当前目录,也可以使用绝对地址

-print: find命令将匹配的文件输出到标准输出。

-exec: find命令对匹配的文件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。相应命令的形式为'command' { } ;,注意{ }和;之间的空格。

-ok: 和-exec的作用相同,只不过以一种更为安全的模式来执行该参数所给出的shell命令,在执行每一个命令之前,都会给出提示,让用户来确定是否执行。

使用print将参数输出到下一条命令,使用exec或ok来执行shell命令

[options]一些常用的命令选项:
-name 按照文件名查找文件。
-perm 按照文件权限来查找文件。
-prune 使用这一选项可以使find命令不在当前指定的目录中查找,如果同时使用-depth选项,那么-prune将被find命令忽略。
-user 按照文件属主来查找文件。
-group 按照文件所属的组来查找文件。
-mtime -n +n 按照文件的更改时间来查找文件, -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内,+ n表示文件更改时间距现在n天以前。find命令还有-atime和-ctime 选项,但它们都和-m time选项。
-nogroup 查找无有效所属组的文件,即该文件所属的组在/etc/groups中不存在。
-nouser 查找无有效属主的文件,即该文件的属主在/etc/passwd中不存在。
-newer file1 ! file2 查找更改时间比文件file1新但比文件file2旧的文件。
-type 查找某一类型的文件,诸如:
b - 块设备文件。
d - 目录。
c - 字符设备文件。
p - 管道文件。
l - 符号链接文件。
f - 普通文件。
-size n:[c] 查找文件长度为n块的文件,带有c时表示文件长度以字节计。-depth:在查找文件时,首先查找当前目录中的文件,然后再在其子目录中查找。
-fstype:查找位于某一类型文件系统中的文件,这些文件系统类型通常可以在配置文件/etc/fstab中找到,该配置文件中包含了本系统中有关文件系统的信息。
-mount:在查找文件时不跨越文件系统mount点。
-follow:如果find命令遇到符号链接文件,就跟踪至链接所指向的文件。
-cpio:对匹配的文件使用cpio命令,将这些文件备份到磁带设备中。

另外,下面三个的区别:

-a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访问的文件
-a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24小时访问的文件
-c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
-c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
24小时被改变文件状态的文件
-mmin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分钟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
-mtime n 查找系统中最后n*24小时被改变文件数据的文件

find命令实例:
1.在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中,查找大写字母开头的txt文件
find . -name '[A-Z]*.php' -print

2.在当前及其子目录中,查找test开头的文件
find . -name 'test*' -print

3.在当前目录及子目录中,查找不是out开头的php文件
find . -name "out" -prune -o -name ".php" -print

4.查找2天内被更改过的文件
find . -mtime -2 -type f -print

5.查找超过1M的文件
find . -size +1M -type f -print

6.用grep命令在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普通文件中搜索hostnames这个词
find . -name * -type f -print | xargs grep "host"

7.删除指定目录下带有“我是”的文件
find ./* - name "*.php" -print | xargs grep -l "我是" | xargs rm -rf

微信小程序

小程序入门教程及实例
为什么需要小程序???

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选择卸载低频应用,因为需要以备不时之需,无形之中造成存储空

间的浪费。现在,用户可以将部分低频应用删掉,然后用小程序取而代之。

想必大家都关心微信新推出的应用号的最终形态到底是什么样子?怎样将一个“服务

号”改造成为“小程序”?

开发环境

1、下载和安装

2、参考

目录结构

一个小程序由两部分组成:框架主体部分、框架页面部分

1、框架主体部分包含3个文件:app.js  app.json  app.wxss(样式表)

app.js (脚本文件)

内调用了 App 函数, 用来注册小程序实例, 可以在这个文件中监听处理小程序的声明周期函数,并可以在此声明全局变量。小程序提供了全局方法getApp()方法返回小程序实例。此外,还提供了getCurrentPage获取当前页面的实例。

app.json (配置文件)

用来对小程序进行全局配置 我们可以在这个文件中配置小程序是由哪些页面组成,配置小程序的窗口背景色,配置导航条样式,配置默认标题。

App.wxss (样式表文件)

Window 设置页面窗口表现

tabBar 设置页面底部tab表现,其中list数组长度不 超过5且至少为2

networkTimeout 设置网络超时时间

Debug 设置debug模式的开启

微信小程序会读取这些文件,生成一个小程序实例

2、框架页面部分:index页面 和 logs页面,即欢迎页和小程序启动日志的展示页

每一个页面是由同路径下同名的4个不同后缀文件组成,如:index.js、index.wxml、index.wxss、index.json。分别是脚本、配置、样式、页面结构文件。
WXML组件
小程序中并没有html 标签,而是提供了一系列 WXML 组件,目前小程序并没有提供

自定义组件的动能

View 视图容器

Input input

Button button

Text text

Checkbox 多选项目

数据绑定

数据绑定采用 “Mustache” 语法(双大括号)包裹变量

WXML 中的动态数据均来自对应Page 的data,并且需要调用 setData 方法通知视图数

据变化

深入了解

流程: App Launch-->App Show-->onload-->onShow-->onReady

shell脚本学习

一、一些基础的东西
shell脚本分为很多种,我们使用的比较多的是Bourne Shell(/usr/bin/sh或/bin/sh)和Bourne Again Shell(/bin/bash)。在一般情况下,并不区分Bourne Shelll和Bourne Again Shell。所以使用/bin/sh和/bin/bash都可以。
1、编写shell脚本有一个固定的格式,如下:
#!/bin/sh
符号#!用来告诉系统,后面的参数是用来执行该文件的程序。
2、执行shell脚本
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:
(1)使用bash 和 sh 执行
(2)在当前目录下,改变文件属性改为可执行,然后直接运行该文件。
chmod +x filename.sh
./filename.sh
3、注释
以#开头的句子表示注释。
4、变量
(1)在shell编程中,所有的变量都由字符串组成,并且不需要对变量进行声明。
(2)变量的命名规范同其他语言基本一样。
(3)定义变量。例如:your_name="chenjia"。
注意:等号与变量之间不能有空格。
(4)使用变量。只需要在变量名前家美元符号即可,例如:
echo $your_name 或者 echo ${your_name}。
(5)只读变量。顾名思义就是给使变量只能显示出来,不能赋值。在定义变量之后使用 readonly命令就可以将变量定义为只读变量。例如:
your_name="chenjia"
readonly your_name
(6)删除变量。使用unset命令。ps:unset命令不能删除只读变量
unset your_name
5、shell字符串
(1)单引号和双引号字符串,用法同php类似。
(2)拼接字符串
your_name="qinjx"
greeting="hello, "$your_name" !"
greeting_1="hello, ${your_name} !"
echo $greeting $greeting_1
(3)获取字符串长度
echo ${#your_name}
(4)提取子字符串
echo ${your_name:1:4}
二、shell数组
bash shell 只支持一维数组,初始化时不需要定义数组大小(同php类似)。
1、格式
array_name=(value1 value2 …… valuen)
数组用括号括起来表示,每个元素之间用“空格”分割开。
2、数组赋值
有两种方式:
第一种:array_name=("A" "B" "C" "D")
第二种:array_name[0]=A
array_name[1]=B
array_name[2]=C
array_name[3]=D
3、读取数组
echo ${array_name[index]}
4、获取数组中所有元素
echo ${array_name[]} 或者 echo ${array_name[@]}
5、获取数组长度
echo ${#array_name[
]} 或者 echo ${#array_name[@]}
三、运算符
1、算数运算符

运算符 说明 举例
+ 加法 expr $a + $b 结果为 30。
- 减法 expr $a - $b 结果为 -10。
* 乘法 expr $a \* $b 结果为 200。
/ 除法 expr $b / $a 结果为 2。
% 取余 expr $b % $a 结果为 0。
= 赋值 a=$b 将把变量 b 的值赋给 a。
== 相等。用于比较两个数字,相同则返回 true。 [ $a == $b ] 返回 false。
!= 不相等。用于比较两个数字,不相同则返回 true。 [ $a != $b ] 返回 true。
2、关系运算符

运算符 说明 举例
-eq 检测两个数是否相等,相等返回 true。 [ $a -eq $b ] 返回 false。
-ne 检测两个数是否相等,不相等返回 true。 [ $a -ne $b ] 返回 true。
-gt 检测左边的数是否大于右边的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$a -gt $b ] 返回 false。
-lt 检测左边的数是否小于右边的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$a -lt $b ] 返回 true。
-ge 检测左边的数是否大于等于右边的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$a -ge $b ] 返回 false。
-le 检测左边的数是否小于等于右边的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$a -le $b ] 返回 true。
3、布尔运算符

运算符 说明 举例
! 非运算,表达式为 true 则返回 false,否则返回 true。 [ ! false ] 返回 true。
-o 或运算,有一个表达式为 true 则返回 true。 [ $a -lt 20 -o $b -gt 100 ] 返回 true。
-a 与运算,两个表达式都为 true 才返回 true。 [ $a -lt 20 -a $b -gt 100 ] 返回 false。
4、逻辑运算符

运算符 说明 举例
&& 逻辑的 AND [[ $a -lt 100 && $b -gt 100 ]] 返回 false
|| 逻辑的 OR [[ $a -lt 100 || $b -gt 100 ]] 返回 true
5、字符串运算符

运算符 说明 举例
= 检测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,相等返回 true。 [ $a = $b ] 返回 false。
!= 检测两个字符串是否相等,不相等返回 true。 [ $a != $b ] 返回 true。
-z 检测字符串长度是否为0,为0返回 true。 [ -z $a ] 返回 false。
-n 检测字符串长度是否为0,不为0返回 true。 [ -n $a ] 返回 true。
str 检测字符串是否为空,不为空返回 true。 [ $a ] 返回 true。

6、文件测试运算符

操作符 说明 举例
-b file 检测文件是否是块设备文件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b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c file 检测文件是否是字符设备文件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c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d file 检测文件是否是目录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d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f file 检测文件是否是普通文件(既不是目录,也不是设备文件)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f $file ] 返回 true。
-g file 检测文件是否设置了 SGID 位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g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k file 检测文件是否设置了粘着位(Sticky Bit)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k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p file 检测文件是否是有名管道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p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u file 检测文件是否设置了 SUID 位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u $file ] 返回 false。
-r file 检测文件是否可读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r $file ] 返回 true。
-w file 检测文件是否可写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w $file ] 返回 true。
-x file 检测文件是否可执行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x $file ] 返回 true。
-s file 检测文件是否为空(文件大小是否大于0),不为空返回 true。 [ -s $file ] 返回 true。
-e file 检测文件(包括目录)是否存在,如果是,则返回 true。 [ -e $file ] 返回 true。
总结:(1)数字的加减乘除运算需使用expr或者let,并用反引号括起来。例如:expr $a + $b
(2)等于,不等于。有两种形式:==、!=和-eq、-ne。其中-eq 和-ne是关系运算符,所以不支持字符串,除非字符串的值是数字。
(3)切记,如果要使用<和>,则必须用[[]]括起来,否则无法使用。在linux中,<>表示输入输出重定向。
(4)与,或运算符。分为两种:-a,-o和&&,||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上两者有所不同,-a和-o可以使用[]括起来,&&和||必须使用[[]]括起来。
(5)除了定义赋值操作,其他情况运算符与变量之间都需要加空格。
四、流程控制
1、if ……else……
(1)格式
if condition
then
command1
command2
...
commandN
else
command
fi

如果想要将then 与if 也在同一行也是可以的。可以写成这样:
if condition;then
command1
command2
...
commandN
else
command
fi
2、if else-if else
(1)格式
if condition1
then
command1
elif condition2
then
command2
else
commandN
fi
(2)例子
a=10
b=20
if [ $a == $b ]
then
echo "a 等于 b"
elif [ $a -gt $b ]
then
echo "a 大于 b"
elif [ $a -lt $b ]
then
echo "a 小于 b"
else
echo "没有符合的条件"
fi
结果:a 小于 b
3、for 循环
(1)格式
for var in item1 item2 ... itemN
do
command1
command2
...
commandN
done
(2)例子
文件遍历
for i in cat test.txt
do
echo "value: ${i}"
done

数组遍历
arr=('a' 'b' 'c' 'd')
for i in ${arr[*]}
do
echo "value: ${i}"
done
4、while 循环
(1)格式
while condition
do
command
done
(2)例子
int=1
while(( $int<=5 ))
do
echo $int
let "int++"
done

循环遍历文件
while read line
do
echo ${line}
done < test.txt
5、until 循环(至少执行一次)
(1)格式
until condition
do
command
done
6、case
(1)格式
case 值 in
模式1)
command1
command2
...
commandN
;;
模式2)
command1
command2
...
commandN
;;
esac
(2)例子
echo '输入 1 到 4 之间的数字:'
echo '你输入的数字为:'
read aNum
case $aNum in
1) echo '你选择了 1'
;;
2) echo '你选择了 2'
;;
3) echo '你选择了 3'
;;
4) echo '你选择了 4'
;;
*) echo '你没有输入 1 到 4 之间的数字'
;;
esac
7、break 和continue
用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下break和continue的用法
例子一:
while :
do
echo -n "输入 1 到 5 之间的数字:"
read aNum
case $aNum in
1|2|3|4|5) echo "你输入的数字为 $aNum!"
;;
*) echo "你输入的数字不是 1 到 5 之间的! 游戏结束"
break
;;
esac
done
例子二:
while :
do
echo -n "输入 1 到 5 之间的数字: "
read aNum
case $aNum in
1|2|3|4|5) echo "你输入的数字为 $aNum!"
beak
;;
*) echo "你输入的数字不是 1 到 5 之间的!"
continue
echo "游戏结束"
;;
esac
done
五、函数
linux shell 可以用户定义函数,然后在shell脚本中可以随便调用。
(1)格式
[ function ] funname ()
{

内容

[return int;]

}
1、可以带function fun() 定义,也可以直接fun() 定义,不带任何参数。
2、参数返回,可以显示加:return 返回,如果不加,将以最后一条命令运行结果,作为返回值。 return后跟数值n(0-255
(2)例子
例子一:
demoFun(){
echo "这是我的第一个 shell 函数!"
return '1'; #返回值只能是数值或者是字符串的值是数字
}
echo "-----函数开始执行-----"
demoFun
echo "${?}" #函数返回值在调用该函数后通过 $? 来获得
echo "-----函数执行完毕-----"
结果:
-----函数开始执行-----
这是我的第一个 shell 函数!
1
-----函数执行完毕-----

例子二:
funWithParam(){
echo "第一个参数为 $1 !"
echo "第二个参数为 $2 !"
echo "第十个参数为 $10 !"
echo "第十个参数为 ${10} !"
echo "第十一个参数为 ${11} !"
echo "参数总数有 $# 个!"
echo "作为一个字符串输出所有参数 $* !"
}
funWithParam 1 'b' 3 4 5 6 7 8 9 34 73
结果:
第一个参数为 1 !
第二个参数为 b !
第十个参数为 10 !
第十个参数为 34 !
第十一个参数为 73 !
参数总数有 11 个!
作为一个字符串输出所有参数 1 b 3 4 5 6 7 8 9 34 73 !

最后,分享一张特殊参数处理参数的表

参数处理 说明
$# 传递到脚本的参数个数
$* 以一个单字符串显示所有向脚本传递的参数
$$ 脚本运行的当前进程ID号
$! 后台运行的最后一个进程的ID号
$@ 与$*相同,但是使用时加引号,并在引号中返回每个参数。
$- 显示Shell使用的当前选项,与set命令功能相同。
$? 显示最后命令的退出状态。0表示没有错误,其他任何值表明有错误。
六、总结
1、空格那些事 http://www.jb51.net/article/60328.htm
(1)等号赋值两边不能有空格 例如:your_name="chenjia"
(2)取变量值的符号'$'和后边的变量或括号不能有空格 例如:${your_name}
(3)命令与参数或者对象之间必须有空格
(4)if 语句后面的 [],[左右两边都必须有空格,](尾巴)左边必须有空格。[ 等价于 test命令,所以两边都需要加空格。
(5)管道符两边的空格可有可无 例如 find . -name "*.php"|xargs grep 'some'
2、(())、[[]]、[]
(1)(())是算数及赋值运算的扩展
[[]]是关键字
[]是命令
(2)使用 (( )) 时,不需要空格分隔各值和运算符,使用 [[ ]] 时需要用空格分隔各值和运算符。
(3)数字的运算可使用(( )) ,其中运算时不需要变量$符号
(4)[[ ... ]]进行算术扩展,而[ ... ]不做
(5)用[[ ... ]]测试结构比用[ ... ]更能防止脚本里的许多逻辑错误。比如说,&&,||,<和>操作符能在一个[[]]测试里通过,但在[]结构会发生错误。
(6)[ ... ]为shell命令,所以在其中的表达式应是它的命令行参数,所以串比较操作符">" 与"<"必须转义,否则就变成重定向操作。
(7)数字的比较最好使用 (( )),虽说可以使用 [[ ]],但若在其内使用运算符 >、>=、<、<=、==、!= 时,其结果经常是错误的,不过若在 [[ ]] 中使用 [ ] 中的运算符“-eq、-ne、-le、-lt、-gt、-ge”等,还尚未发现有错。
例:[[ "a" != "b" && 10 > 2 ]] 判断结果就不正常。

sql执行顺序

基础版,未考虑性能优化而做出的改变
sql执行顺序
(1)from
(2) on
(3) join
(4) where
(5)group by
(6) avg,sum....
(7)having
(8) select
(9) distinct
(10) order by

整个流程

  • 1 from:
  • from子句中的前两个表执行一个笛卡尔乘积,此时生成虚拟表table_1

    Table A Table B
    ID ID
    1 3
    2 4
    笛卡尔乘积后:
    AID BID
    1 3
    1 4
    2 3
    2 4

  • 2 on筛选器:
  • on中的逻辑表达式将应用到 vt1 中的各个行,筛选出满足on逻辑表达式的行,生成虚拟表 table_2

  • 3 join:
  • 根据join语句中多个表之间字段的联系,生成一个新的表table_3
    几种用法:
    INNER JOIN(内连接,或等值连接):取得两个表中存在连接匹配关系的记录。
    LEFT JOIN(左连接):取得左表(table1)完全记录,即是右表(table2)并无对应匹配记录。
    RIGHT JOIN(右连接):与 LEFT JOIN 相反,取得右表(table2)完全记录,即是左表(table1)并无匹配对应记录。

    Table A Table B
    ID Name ID Name
    1 aa 1 bb
    2 bb 2 cc
    3 cc 3 dd
    4 dd 4 ee

    inner join: select * from A inner join B on A.name = B.name;

    ID Name ID Name
    2 bb 1 bb
    3 cc 2 cc
    4 dd 3 dd

    left join: select * from A left join B on A.name = B.name;

    ID Name ID Name
    1 aa Null Null
    2 bb 1 bb
    3 cc 2 cc
    4 dd 3 dd

    right join: select * from A right join B on A.name = B.name;

    ID Name ID Name
    2 bb 1 bb
    3 cc 2 cc
    4 dd 3 dd
    Null Null 4 ee

  • 4 重复1-3步骤
  • from子句中的表数目多余两个表,那么就将table_3和第三个表连接从而计算笛卡尔乘积,生成虚拟表,该过程就是一个重复1-3的步骤,最终得到一个新的虚拟表 table_3。

  • 5 where筛选器
  • 上一步生产的虚拟表引用where筛选器,生成虚拟表table_4
    在含有join操作时:on和where的一点区别:
    现有两张表A和B:都只有一个字段ID,A数据有4,B的数据有3个

    Table A Table B
    ID ID
    1 1
    2 2
    3 3
    4

    1 select A.ID as AID, B.ID as BID from A left join B ON A.ID = B.ID WHERE B.ID<3

    AID BID
    1 1
    2 2

    2 select A.ID as AID, B.ID as BID from A left join B ON A.ID = B.ID AND B.ID<3

    AID BID
    1 1
    2 2
    3 Null
    4 Null

    原因: 优先级: on > left join > where
    第一条语句的顺序:
    a)执行leftjoin A left join B结果:
    AID BID
    1 1
    2 2
    3 Null
    4 Null

    b)执行where B.ID < 2结果: AID BID 1 1 2 2 第二条语句的顺序: a)先执行 A.ID = B.ID and B.ID < 2,得到结果 ID 1 2 b)再执行left join,得到结果 AID BID 1 1 2 2 3 Null 4 Null

  • 6 group by
  • group by 子句将中的唯一的值组合成为一组,得到虚拟表table_5。
    根据“By”指定的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组,所谓的分组就是将一个“数据集”划分成若干个“小区域”,然后针对若干个“小区域”进行数据处理。
    Table A
    ID Level
    1 A
    2 A
    3 B
    4 B
    5 B
    6 B
    7 C

    Select count(ID) as Num ,Level from table group by Level

    table
    Num Level
    2 A
    4 B
    1 C

  • 7 having
  • 应用having筛选器,生成table_6。having筛选器是第一个也是为唯一一个应用到已分组数据的筛选器。
    如在6中针对筛选的结果需要进行Num>2的筛选:只能通过having,而不能通过where
    Where的执行在group by之前,不能够针对group 不要生成的table进行操作,因此,需要对group by后生成的table进行操作可以使用having对数据进行筛选

  • 8 select
  • 处理select子句。将table_6中的在select中出现的列筛选出来。生成table_7
    注意:由此可以看出,select是在from之后被执行的,所以在select中使用的别名在where中是不可以被使用的。

  • 9 distinct
  • 应用distinct子句,table_7中移除相同的行,生成table_8。事实上如果应用了group by子句那么distinct是多余的,
    原因同样在于,分组的时候是将列中唯一的值分成一组,同时只为每一组返回一行记录,那么所以的记录都将是不相同的。

  • 10 order by
  • 应用order by子句。按照order by 的条件去排序table_8

  • 11 返回结果

Bootstrap基础运用示例

整   理:晋 哲

时   间:2016-11-15

说   明:整理后台常用到的Bootstrap元素结构,便于规范运用

本地示例:http://192.168.0.100/BootstrapDemo.html

1、标题及下面的按钮
想要上下元素有间距,使用【form-group】父类包裹起来

bootstrap_pic1

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<h3>标题文字</h3>
</div>
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<button class="btn btn-success">新增模版</button>
</div>

2、功能按钮,分别对应【primary、success、info、danger、warning、default】
bootstrap_pic2

<button class="btn btn-primary">保存/提交/确认</button>
<button class="btn btn-success">添加/新建/通过</button>
<button class="btn btn-info">信息/详情/查看数据</button>
<button class="btn btn-danger">删除</button>
<button class="btn btn-warning">修改/审核/警告</button>
<button class="btn btn-default">默认/普通</button>

元素右对齐,使用【pull-right】
bootstrap_pic2_1

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<button class="btn btn-success">新增模版</button>
    <button class="btn btn-primary pull-right">保存</button>
</div>

3、用于表单中的文字按钮
bootstrap_pic3

<button class="btn btn-link">编辑</button>
<button class="btn btn-link">删除</button>

<a class="btn btn-link btn-sm" href="#">编辑</a>
<a class="btn btn-link btn-sm" href="#">删除</a>

<a class="btn btn-link btn-xs" href="#">编辑</a>
<a class="btn btn-link btn-xs" href="#">删除</a>

4、内页分类标题
bootstrap_pic4

<div class="breadcrumb">1、类目选择</div>
<div class="breadcrumb">2、基本信息</div>
<div class="breadcrumb">3、商品规格</div>

如果想要调整字体大小,可以改动<div>标签,使用标签<h3>、<h4>
bootstrap_pic4_2

<h3 class="breadcrumb">1、类目选择</h3>
<h4 class="breadcrumb">1、类目选择</h4>

5、表单,使用【form-horizontal】包裹起来
bootstrap_pic5

<div class="form-horizontal">
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2 control-label">用户名:</label>
        <div class="col-sm-5">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</div>
    </div>
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2 control-label">密码:</label>
        <div class="col-sm-5">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</div>
    </div>
</div>

如果没有label标题,又需要表单对齐的,使用【col-sm-offset-*】

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<div class="col-sm-offset-2 col-sm-5">
        <button class="btn btn-primary">保存</button>
    </div>
</div>

6、水平排列的表单,使用【form-inline、radio-inline、checkbox-inline】
bootstrap_pic6

<div class="form-horizontal">
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 form-inline"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2 control-label">有效期:</label>
        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 至 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
    </div>
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2 control-label">单项选择:</label>
        <label class="radio-inline">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option1" value="选项一"> 选项一</label>
        <label class="radio-inline"><input type="radio" name="option1" value="选项二"> 选项二</label>
    </div>
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2 control-label">多选选择:</label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heckbox-inline"><input type="checkbox" value="选项一"> 选项一</label>
        <label class="checkbox-inline"><input type="checkbox" value="选项二"> 选项二</label>
    </div>
</div>

7、多列展示,使用栅格样式
bootstrap_pic7

<div class="form-horizontal">
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">
    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 col-sm-4">
    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4 control-label">多列设置:</label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col-sm-8">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</div>
        </div>
    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 col-sm-4">
    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4 control-label">多列设置:</label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col-sm-8">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</div>
        </div>
        <div class="form-group col-sm-4">
            <label class="col-sm-4 control-label">多列设置:</label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col-sm-8"><input type="text" class="form-control"></div>
        </div>
    </div>
</div>

8、分页
bootstrap_pic8

<nav>
    <ul class="pagination">
        <li><a href="#"><span>上一页</span></a></li>
        <li class="active"><a href="#">1</a></li>
        <li><a href="#">2</a></li>
        <li><a href="#">3</a></li>
        <li><a href="#">4</a></li>
        <li><a href="#">5</a></li>
        <li><a href="#"><span>下一页</span></a></li>
    </ul>
</nav>

9、开关控件
bootstrap_pic9

<!-- 引入开关控件CSS -->
<link rel="stylesheet" href="http://cdn.bootcss.com/bootstrap-switch/3.3.2/css/bootstrap3/bootstrap-switch.min.css">

<!-- 开关控件HTML -->
<div class="switch" data-on="primary" data-off="info">
    <input type="checkbox" name="is_on" data-on-text="开启" data-off-text="关闭" checked />
</div>

<!-- 引入开关控件JS -->
<script src="http://cdn.bootcss.com/bootstrap-switch/3.3.2/js/bootstrap-switch.min.js"></script>
<script>
    $(function() {
        $('input[name="is_on"]').bootstrapSwitch();
        $('input[name="is_on"]').on('switchChange.bootstrapSwitch', function(event, state) 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state);
        });
    })
</script>

10、模态框
bootstrap_pic10

<button type="button" class="btn btn-primary" data-toggle="modal" data-target="#myModal">点击弹出模态框</button>

<!-- Modal -->
<div class="modal fade" id="myModal" tabindex="-1" role="dialog" aria-labelledby="myModalLabel">
    <div class="modal-dialog" role="document">
        <div class="modal-content"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modal-header">
                <button type="button" class="close" data-dismiss="modal" aria-label="Close"><span aria-hidden="true">×</span></button>
                <h4 class="modal-title" id="myModalLabel">标题</h4>
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modal-body">
                显示内容
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    <div class="modal-footer">
                <button type="button" class="btn btn-default">关闭</button>
                <button type="button" class="btn btn-primary">保存</button>
            </div>
        </div>
    </div>
</div>

11、表格
bootstrap_pic11

<table class="table table-bordered table-striped table-hover">
    <thead>
        <tr>
            <th>First</th>
            <th>Second</th>
            <th>Third</th>
        </tr>
    </thead>
    <tbody>
        <tr>
            <td>1</td>
            <td>2</td>
            <td>3</td>
        </tr>
        <tr>
            <td>1</td>
            <td>2</td>
            <td>3</td>
        </tr>
    </tbody>
</table>

artTemplate模板引擎

整   理:晋 哲

时   间:2016-11-15

说   明:使用模板引擎代替原本数组的push()方法和字符串拼接方式

一、使用方式
1、基础引用

<div id="content"></div>
<script src="template.js"></script>

2、模板搭建
使用一个type="text/html"的script标签存放模板;

<script id="test" type="text/html">
<h1>{{title}}</h1>
<ul>
    {{each list as value i}}
        <li>{{i + 1}} :{{value}}</li>
    {{/each}}
</ul>
</script>

3、数据渲染

<script>
var data = {
    title: '一、基础用法',
    list: ['列表1', '列表2', '列表3', '列表4', '列表5']
};
var html = template('test', data);
document.getElementById('content').innerHTML = html;
</script>

二、语法
{{ 与 }} 符号包裹起来的语句则为模板的逻辑表达式。

1、输出表达式
对内容编码输出,如:{{ value }}

2、条件表达式

{{if admin}}
    <p>admin</p>
{{else if code > 0}}
    <p>master</p>
{{else}}
    <p>error!</p>
{{/if}}

3、遍历表达式

{{each list as value index}}
    <li>序列{{index}} :{{value.text}}</li>
{{/each}}

4、嵌入子模板

{{include 'template_name'}}

三、文档参考
https://github.com/aui/artTemplate

移动端列表页操作优化

详情见ppt
移动端列表页操作优化
旧项目代码
code

大纲如下
方案一:PHP + ajax方式
tab切换使用PHP判断
第一页数据PHP获取,输出
当前页面滚动到底部,ajax加载后续数据

方案二:纯ajax方式
tab切换也使用加载
默认加载第一页数据
滚动到屏幕底部,加载下一页

方案三:本地存储缓存列表
同纯ajax加载方式
点击详情页的时候,保存当前状态
屏幕滚动位置
当前列表页数据
当前页码
初始化时,如果本地存储有数据
恢复相应数据(列表页、滚动位置、页码等)
删除本地存储数据

对比总结

优化方案
纯ajax处理
每次ajax请求的时候,将请求参数附加到当前URL上
window.location.replaceState
点击内页,本地存储中存储当前滚动条滚动位置
初始化的时候,读取url中的请求参数进行请求
page如果不是第一页,则合并请求,修改limit
读取本地存储中的滚动位置,js滚动

常见JS写法问题
PHP和JS代码混合
列表页数据统一,不要一部分PHP,一部分JS
在JS中,到处有PHP输出的内容
污染全局,各种变量,函数定义
到处有监听事件的代码,同一个事件可能都有几个地方
JS使用样式定义的class或者ID
代码耦合严重,全都堆积在一起
JS文件未压缩

灵孩儿官网上线步骤说明

整    理:张少康

时    间:2016-11-08

说    明:灵孩儿官网需求目前还有可能更改,所以将官网上线步骤整理出来

1.在本地安装个java环境(安装jdk,配置环境变量)
2.在cmd下 进入你这个文件夹 然后执行java的jar打包命令:jar -cvf LinkHealth.war *(ps:war的包名字一定要对)
3.把线上的下线,点Undeploy
QQ图片20161108153023
4.点击选择文件按钮
QQ图片20161108153029
5.选择第二步打好的war包,点击deploy
QQ图片20161108153034

注:
灵孩官网上线后台链接:http://www.linkhealth.cn/manager
用户:linkhealth
密码: link1234health

Javascript中的this的全面解析

——《你不知道的Javascript(上卷)》总结

整   理:肖雅君

时   间:2016-10-21

说   明:Javascript中的this的全面解析

this关键字的js最复杂的机制,是一个很特别的关键字,被自动定义在所有的函数作用域中,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很难说出this到底指向什么。下面将分2部分介绍this,每一部分都有各自解析的重点和主要内容。

一、this的含义和误区
1.为什么使用this
2.两种常见的对this的误解
3.this到底是什么

二、this的深入解析
1.什么是调用位置
2.绑定规则
(1)默认绑定
(2)隐式绑定
(3)显式绑定
(4)new绑定
3.this词法

【this的含义和误区】

一、为什么使用this
书中通过两段代码的对比来解释为什么要使用this,第一段代码如下:这段代码在不同的上下文对象(you和me)中重复使用函数identify()和speak(),不用针对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版本的函数:
function identify(){
return this.name.toUpperCase();
}
function speak(){
var greeting = "Hello, I am" + " " +identify.call(this);
console.log(greeting);
}
var me = {name:"Jay"};
var you = {name:"reader"};

identify.call(me);//JAY
identify.call(you);//READER
speak.call(me);//Hello, I am JAY
speak.call(you);//Hello, I am READER

如果不使用this,那就需要给identify()和speak()显示传入一个上下文对象:

function identify(cxt){
return cxt.name.toUpperCase();
}
function speak(cxt){
var greeting = "Hello, I am" + " " +identify(cxt);
console.log(greeting);
}
var me = {name:"Jay2"};
var you = {name:"reader2"};

identify(you);//READER2
speak(me);//Hello, I am JAY2

对比发现:this提供了一种更好的方式在隐式“传递”一个对象引用。因为随着模式越来越复杂,显式传递上下文对象会让代码变得越来越混乱。因此,通过使用this可以将API设计的冯家简洁,并且易于复用。

二、两种常见的对于this的误解

1-误解1:指向函数本身

把this理解成指向函数本身,这种推断是按照英语语法的角度来推断的。
常见的在函数内部引用自身的情况有:递归或者是一个在第一次被调用后自己解除绑定的事件处理器。新手会认为:既然可以把函数看作一个对象,那就可以在调用函数时存储状态(属性的值)。
下面来通过记录分析函数foo被调用的次数来证明下this并不是指向的函数本身:

function foo(num){
console.log("foo:" + num);
this.count++;//记录foo被调用的次数
}
foo.count = 0;
for(var i = 0; i < 10; i++){
if(i>5){
foo(i);
}
}
//foo:6
//foo:7
//foo:8
//foo:9
console.log(foo.count); //0

为什么会是0呢?
foo()函数中的console.log语句产生了4条输出,证明foo()确实被调用了4次,但是foo.count仍然是0,所以,从字面上理解,this指向函数本身是错的。那么,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?
foo()函数是在全局作用域下执行的,this在这段代码中其实指向window,并这段代码再无意中创建了一个全局变量count,他的值是NaN。
那么为什么ths的行为和预期的不一致呢?书中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法,其中前两种方法,回避了this的含义和工作原理。代码如下:

方法一:运用作用域(词法作用域)方法,该方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问题,但是没有直面this.

function foo(num){
console.log("foo" + num);
data.count++;//记录foo被调用的次数
}
var data = {count:0};

for (var i = 0; i < 10; i++){
if(i > 5){
foo(i);
}
}
//foo6
//foo7
//foo8
//foo9
console.log(data.count);//4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拓展分界线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补充:这边涉及到一个作用域的问题,js中所说的词法作用域其实就是静态作用域,我随便扒了一段代码,来解释下js里的词法作用域和其他语言的作用域的区别。

比如说,在c#中有一段代码:
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
{
if(true)
{
int num = 10;
}
Console.Write(num);
}
//报错: 因为上下文中不存在num这个变量。因为这边的作用域是用花括号决定的,叫做块级作用域。

换种方式:
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
{
if(true)
{
int num = 10;
System.Console.WriteLine(num);
}
}
而在js中:
if(true) {
var num = 10;
}
alert(num);
//10

弹出框10,所以在js中变量的作用范围是怎么限定的呢?

1.函数限定变量作用域:
在JS中,只有函数可以限定一个变量的作用范围。
也就是说,在JS中,在函数里面定义的变量,可以在函数里面被访问,但是在函数外无法访问。看如下代码:
var func = function() {
var num = 10;
};
try{
alert(num);
}catch( e ){
alert( e );
};
//抛出异常:num is not defined

这段代码再执行的时候,会抛出异常:num is not defined;因为num是在函数里面定义的,在函数外则不能使用。也就是说,在函数里面定义的变量在函数外不能使用,在函数内可随意使用,即使是在赋值之前。如下代码:(注:调试的时候在浏览器控制台调试不会抛出异常,会正常弹出10,需在本地测试。)

var func = function(){
alert(num);
var num = 10;
alert(num);
};
try{
func();
}catch(e){
alert(e);
}
这段代码运行后,不会抛出错误,会产生两次弹窗,一次undefined一次10(下文解释为什么,这里面涉及到“变量名提升和函数名提升”的概念)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变量只有在函数中可以被访问,同理在改函数中的函数也可以访问。

2.子域访问父域
之前说了,函数可以限定变量的作用域,那么在函数中的函数就可以成为该作用已的子域。在子域中的代码可以访问到父域中的变量,代码如下:
var func = function(){
var num = 10;
var sub_func = function(){
alert(num);
};
sub_func();
};
func();//10
这段代码的执行结果是10,可看出子欲可访问父域中的变量num。但是子域中访问父域的代码也是有条件的,如下:

var func = function(){
var num = 10;
var sub_func = function(){
var num = 20;
alert(num);
}
sub_func();
}
func();//20
执行结果是20,此时的num输出的是子域里的值。

由此可见js中的变量访问规律:js解释器现在当前的作用域中搜索是否有该变量的定义,如果有,则使用这个变量;如果无,则到父级中去寻找。层层往上,直到顶级作用域,如果顶级中也不存在,则抛出异常“变量未定义”。
综合如下:
(function() {
var num = 10;
(function() {
var num = 20;
(function(){
alert(num);
})()
})();
})();

//这段代码执行后打印出20. 如果将"var num = 20;"去掉,那么打印的就是10. 同样,如果再去掉"var num = 10",那么就会出现未定义的错误。

3.变量名提升和函数名提升
变量名提升:
var num = 10;
var func = function() {
alert(num);
var num = 20;
alert(num);
};
func();
//undefined 20

像这样将代码定义在后面,而在前面使用的情况在Js中很常见,如:
var num = 10;
var func = function(){
var num;// 感觉就是这里已经定义了,但是没有赋值一样
alert(num);
var num = 20;
alert(num);
};
func();
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变量名提升。

同样有函数名提升:
var func = function() {
alert("调用外面的函数");
};

var foo = function() {
func();
var func = function() {
alert("调用内部的函数");
};
func();
};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拓展分界线END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方法二 :创建一个指向函数对象的词法标识符(变量)来引用它。同样该方法仍旧回避了this的问题。
function foo(num){
console.log("foo: " + num);
foo.count++; // foo指向它自身
}
foo.count = 0;
for(var i=0; i<10; i++){
if(i > 5){
foo(i);
}
}
// foo: 6
// foo: 7
// foo: 8
// foo: 9
console.log(foo.count);// 4

方法三: 因为this在foo函数执行时指向了别处,所以可强制this指向foo函数。
function foo(num){
console.log("foo: " + num);
this.count++;
}
foo.count = 0;
for(var i=0; i<10; i++){
if(i > 5){
foo.call(foo, i); //使用call()可以确保this指向函数本身
}
}
// foo: 6
// foo: 7
// foo: 8
// foo: 9
console.log(foo.count);// 4

2-误解2:指向函数作用域

第二种常见的误解是:this指向函数作用域。这个问题有点复杂,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它是正确的,但在其他情况下他却是错误的。
但一定要明白,this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指向函数的作用域,在javascript内部作用域和对象确实很相似,可见的标识符都是他的属性,但作用域“对象”无法通过JavaScript代码访问,它存在于JavaScript引擎内部。
function foo(){
var a = 2;
this.bar();
}
function bar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foo();
// undefined
这段代码试图通过this联通foo()和bar()的词法作用域,从而让bar()可以访问foo()作用域的变量a。这是错误的。

三、this到底是个什么鬼
排除以上的几种误解,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1.this是在运行时进行绑定的,并不是在编写的时候绑定的。
2.this的绑定和函数的声明的位置没有关系,只取决于函数的调用方式。

具体细节是:当一个函数被调用的时候,会创建一个活动记录,这个活动记录会包含一些信息,如:函数在哪里被调用、函数的调用方式、传入的参数等等,而this就算这个记录的一个属性,会在函数执行的时候被用到。

四、总结
1.随着程序使用的模式越来越复杂,显示传递上下文对象会让代码显得很乱,因此通过this隐式传递可以将API设计的更加简洁并且利于复用。
2.this既不指向函数自身,也不指向函数的作用域。
3.this实际上是函数被调用时发生的绑定,它的指向完全取决于函数在哪里被调用。

关于变量的作用域的小结:
在js中词法作用域又叫做静态作用域,作用域的访问规则可以画成一个作用域链:
1) 作用域链就是对象的数组
2) 全部script是0级链,每个对象占一个位置
3) 凡是看到函数延伸一个链出来,一级级展开
4) 访问首先看当前函数,如果没有定义往上一级链检查
5) 如此往复,直到0级链

【this的深入解析】

调用位置
调用位置:就是函数在代码中被调用的位置(而不是声明位置)。要想回答htis到底引用的什么,只有仔细分析调用位置才能回答这个问题。
而分析条用位置最重要的就是分析调用栈。
调用栈:就是为了到达当前执行位置所调用的所有的函数。
function baz(){
//当前调用栈是:baz
//因此,当前调用位置是全局作用域
console.log("baz");
bar();//bar的调用位置
}
function bar(){
//当前的调用栈是:baz -> bar
//因此,当前的调用位置是在baz中
console.log("bar");
foo();//foo的调用位置
}
function foo(){
//当前的调用栈是baz -> bar -> foo
//因此,当前的调用位置是在baz中
console.log("foo");
}
baz();//baz的调用位置

绑定规则
思路:通过找到函数的调用位置,然后判断需要应用规则中的哪一条,便可决定this的绑定对象。关于this的绑定规则主要有一下四种:
(1)默认绑定
(2)隐式绑定
(3)显式绑定
(4)new绑定

1.默认绑定
默认绑定的典型类型是:独立函数调用。如下代码: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a = 2;
foo();//2
调用foo()函数的时候,函数应用了默认绑定,this指向全局对象window(这是在非严格模式下,若是在严格模式下会报错),所以this.a被解析成了全局变量a。所以,可在不使用任何修饰的函数引用进行调用,只能使用默认绑定,无法应用其他规则。

2.隐式绑定
隐式绑定的常见形式上在调用位置具有上下文对象,或者说被某个对象拥有或者包含。如下: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obj = {a:2, foo:foo};

obj.foo(); //2
这里的函数是foo()是预先定义好的,然后将其添加为obj对象的引用属性。调用位置使用obj上下文对象来引用函数,因此可以说函数被调用的时候obj对象“拥有”或者“包含”它。无论你怎么称呼这种模式,当foo()被调用时,它的前面确实加上了obj的引用,当函数引用上下文对象时,隐式绑定规则就会把函数调用中的this绑定到这个上下文对象。所以,this.a和obj.a是一样的。

另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:对象属性引用链中只有最后一层或者说最顶层会影响调用位置。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obj1 = {a:1, obj2:obj2};
var obj2 = {a:100, foo:foo};
obj1.obj2.foo();//100

隐式丢失
隐式绑定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隐式丢失 -> 隐式绑定的函数会丢失绑定对象。也就是说它会应用“默认绑定”,而把this绑定到全局对象或者undefined上,取决于是否是严格模式。【*1】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obj = {a:2, foo:foo}

var bar = obj.foo;//函数别名
var a = "global";//a是全局对象的属性
bar();//"global"

虽然bar是obj.foo的一个引用,但实际上,他引用的是foo函数本身,因此,此时的bar()其实是一个不带任何修饰的函数调用,因此,它应用了“默认绑定”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拓展分界线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*1-备注:js中函数调用的两种方法:
function test(a){
alert("你输入的是:" + a);
}

//方法一:直接调用
test("臣妾做不到啊!");

//方法二:函数赋值给变量
var mytst = test;
mytst("贱人就是矫情");//用变量来调用函数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拓展分界线END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一种更微妙、更常见的并且更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在传入回调函数时: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function callBack(fn){
//fn其实引用的是foo
fn();//调用位置
}
var obj = {a:2, foo:foo}
var a = "global";
callBack(obj.foo);//"global"

参数传递其实就是一种隐式赋值,这句话可以用下面的两段代码来详细的讲解:
(1)代码一
var a = 1;
function fn(){
alert(a);
a = 2;
}
fn();
alert(a);
(2)代码二
var a = 1;
function fn(a){
alert(a);
a = 2;
}
fn();
alert(a);

在第一段代码中:
首先,在全局作用域中,先通过变量提升,找到了标识符a和函数fn,a此时有个默认的undefined。然后,在执行阶段,程序先将变量a赋值为1,紧接着执行函数fn(),此时在函数域中,依旧应用变量提升的规则,但是什么都没有找到,紧接着执行函数内的代码alert(a),因为在函数中并没有找到变量a。所以,通过作用域链向上层的父级作用域中查找,我们找到了a,并且此时a的值已经被赋值为1,所以alert(a)的结果是1。下一句:a = 2,注意,a前面没有关键字var ,即:这里的a是全局的,也就说在执行a =2 时,它修改的是全局作用域中a 的值,所以alert(a)时,值自然为2。

在第二段代码中:
同样通过变量提升,找到标识符a和函数fn,a此时的默认值也是undefined。开始执行,a 先被赋值1,然后函数执行,这里与第一段代码的不同处在于,在函数fn中传入了参数a,那么这么做的结果就是:在函数域先运用变量提升的规则的时候,不会像第一段代码中那样,什么都找不到,而相当于定义了一个值为undefined(调用的时候没有传入参数)的变量a,所以执行函数中的alert(a)时,结果为undefined,而不会像第一种情况听过作用域链向上查找。因为本函数中已经找到了a,只不过是以参数的形式传入的。同理代码(a = 2)会修改a的值,即在函数域中,a的值现在为2(可以去尝试在函数中最后面alert一下a的值)。而在函数外执行alert(a),我们得到的结果便是1,因为该句代码是在全局中执行的,即会在全局中去查找变量a,而不会去访问函数域中的a。这也是因为,在JavaSceipt中子作用域可以访问父作用域而反过来却不行的规则。

回到this绑定丢失的话题上,上面讲这么多,其实就是想说明:参数传递其实就是一种隐式赋值,参数传递其实就是一种隐式赋值,参数传递其实就是一种隐式赋值。重要的事情三遍。
按照上面的方式来解析代码:在执行callBack(obj.foo)时,在函数作用域通过变量提升,找到了参数fn,它的默认值是undefined,然后将参数传入,其实相当于(var fn = obj.foo),这就是与前面的将其直接赋值给一个变量对等上了,然后再执行fn(),应用“默认绑定”,此时的this已经不指向obj了,而是指向window(严格模式)。

如果把函数传入内置的函数而不是传入自己声明的函数,会发生什么呢?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objg = {a:2, foo:foo};
var a = "global";

setTimeout(obj.foo, 1000);//"global"

结果还是一样的。
因为javascript环境中内置的setTimeout()函数实现和下面的伪代码类似:
function setTimeout(fn,dalay){
//等待delay秒
fn();//调用位置
}
回调函数丢失this绑定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,并且还有一种情况this的行为会出乎我们意料:调用回调函数的函数可能会修改this。由于无法控制回调函数的执行方式,因此就没有办法控制调用位置得到期望的绑定。

那么如何通过固定this来“修复”这个问题呢?
即:如何解决this的丢失问题。

显示绑定
在隐式绑定中,我们必须在一个对象的内部包含一个指向函数的属性,并通过这个属性间接引用函数,从而把this间接绑定到这个对象上。那么,如果我们不想在每个对象内部包含函数引用,而想在每个对象上强制调用函数,该怎么做呢?

这时就需要call(绑定this,其他参数...)和apply(绑定this,其他参数...) 这两个方法了。这两个方法的第一个参数都是给this准备的,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参数的形式上,他们两的其他参数对比如下:
call(绑定this,"参数1","参数2","参数3","参数4");
apply(绑定this,["参数1","参数2","参数3","参数4"]);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拓展分界线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注:跑题之apply和call
apply的其他参数是以数组序列形式存在的,它会在执行时将其解析成单个的参数再依次的传递到调用的函数中,这有什么用处呢?加入我们有一个数组:
var arr = [1,2,3,4,5,6];
现在我要找到其中的最大值,当然这里有很多方法了。既然这里讲到apply那么我们就用apply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。如果想要找到一组数中最大的一个,有一个简单的方法,使用Math.max(...)。但是,该方法并不能找出一个数组中的最大值,也就是说:
Math.max(1,2,3,4,5); // 可以找到最大值5
Math.max([1,2,3,4,5]); // NAN这就不行了,因为不接受以数组作为参数

我们的做法就是通过:
Math.max.apply(null, [1,2,3,4,5]); //得到数组中的最大值5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拓展分界线END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通过call()和apply()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显式的绑定this到指定的对象: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obj = {a: 2}
foo.call(obj);//2

这两个方法是如何工作的呢? 它们的第一个参数是一个obj对象, 它们会把这个对象obj绑定到this,接着在调用函数foo时指定这个this。 因为你可以直接指定this 的绑定对象,也就是obj, 因此我们称之为显式绑定。也就是说:在调用 foo 时强制把它的 this 绑定到 obj 上

但是,显式绑定仍旧无法解决this丢失绑定的问题。

1.硬绑定
显式绑定的一个变种可以解决这个问题。
function foo(){
console.log(this.a);
}
var obj = {a: 2}
var bar = function(){
foo.call(obj);
}
bar();// 2

setTimeout(bar, 100); // 2

// 硬绑定的 bar 不可能再修改它的 this
bar.call(window); // 2

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:我们创建了一个函数bar(),并在他的内部手动调用foo.call(obj)。因此,强制把foo的this绑定到了obj,无论之后如何调用函数bar,它总会手动在obj上调用foo。这样的形式我们称之为硬绑定。

硬绑定的典型应用场景就是创建一个包裹函数,负责接收参数并返回值:
function foo(something){
console,log(this.a, something);
return this.a + something;
}
var obj = {a: 2}

var bar = function(){
return foo.apply(obj, arguments);
}
var b = bar(3); //2, 3
console.log(b); //5

硬绑定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模式,所以ES5提供了内置的方法Function.prototype.bind,它的用法如下:
function foo(something){
console,log(this.a, something);
return this.a + something;
}
var obj = {
a:2
}
var bar = foo.bind(obj);
var b = bar(3); //2, 3
console.log(b); //5

bind(..) 会返回一个硬编码的新函数, 它会把参数设置为 this 的上下文并调用原始函数。

2. API调用的“上下文”
第三方库的许多函数, 以及 JavaScript 语言和宿主环境中许多新的内置函数, 都提供了一
个可选的参数, 通常被称为“ 上下文”( context), 其作用和 bind(..) 一样, 确保你的回调
函数使用指定的 this。
举例来说;
function foo(el){
console.log(el, this.id);
}
var obj = {id: "awesome"};
// 调用 foo(..)时把this绑定到obj
[1, 2, 3].forEach(foo, obj ); // 1 awesome 2 awesome 3 awesome

这些函数实际上就是通过 call(..) 或者 apply(..) 实现了显式绑定, 这样你可以少些一些代码。

new 绑定
第四条规则,也是最后一条规则,在讲解他之前我们首先要澄清一个非常常见的关于javascript中函数和对象的误解。在传统的面向类的语言中,“构造函数”是类中的一些特殊方法,使用new初始化类是会调用类中的构造函数。通常的形式是这样:
someThinges = new MyClass(...)
javascript中也有个new操作符,但javascript中的new操作符的机制与面向类的语言完全不同。

首先我们重新定义一下JavaScrit中的“构造函数”。
在Javascript中,构造函数只是一些使用new操作符时被调用的函数。它并不会属于某个类,也不会实例化一个类。实际上它甚至都不能说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类型,它们只是被new操作符调用的普通函数而已。

举例来说,思考一下Number()作为构造函数时的行为,ES5.1中这样描述它:

Number构造函数
当Number在new表达式中被调用时,它是一个构造函数:它会初始化新建的对象。
所以,包括内置对象函数在内的所有函数都可以用new来调用,这种函数被称为构造函数调用,这有个非常细微的区别: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为的“构造函数”,只有对于函数的“构造调用”。使用new来调用函数,会自动执行下面的操作:
(1)创建一个全新的对象
(2)这个新对象会被执行[[原型]]连接(之后会细说)
(3)这个新对象会绑定到函数调用的this
(4)如果函数没有返回其他对象,那么new表达式中的函数会自动返回这个对象。

如下代码:
function foo(a){
this.a = a
}
var bar = new foo(2);
console.log(bar) // foo {a: 2}
console.log(bar.a); //2

使用new 来调用foo(...)时,我们会构造一个新的对象,并把它绑定到foo(...)调用中的this上。new是最后一种可以影响函数调用时this绑定行为的方法。我们称之为new绑定。

箭头函数
我们之前介绍的四条规则已经可以包含所有正常是有的函数。但是在ES6中介绍了一种无法使用这些规则的特殊函数类型:箭头函数
箭头函数不是使用function关键字定义的,而是使用“ => ”定义。箭头函数不使用this的四种标准规则,而是根据外层作用域(函数或全局)来决定this。

最终小结:
如果要判断一个运行中函数的this绑定,就需要找到这个函数的直接调用位置。找到后就可以顺序应用下面这四条规则来判断this的绑定对象:
判断this:
1. 函数是否在new中调用(new绑定)?如果是的话this绑定的是新创建的对象。
var bar = new foo()
2. 函数是否通过call、apply(显式绑定)或者硬绑定调用?如果是的话,this 绑定的是指定的对象。
var bar = foo.call(obj2)
3. 函数是否在某个上下文对象中调用(隐式绑定)?如果是的话,this绑定的是那个上下文对象。
var bar = obj1.foo()
4. 如果都不是的话, 使用默认绑定。 如果在严格模式下, 就绑定到 undefined, 否则绑定到全局对象。
var bar = foo()

另:ES6中的箭头函数不会使用四条标准的绑定规则,而是根据词法作用域来决定this,具体来说,箭头函数会继承外层函数调用的this绑定(无论this绑定到了什么),这其实和ES6之前代码中的self = this 机制一样。